搜索

十年前的《決勝時刻:現代戰爭》並不「浪漫」,「No Russian」的影響至今仍在

发表于 2025-01-02 00:09:49 来源:詭秘莫測網

Img

 

很快的,明(25)日就是決代戰的影重啟版《決勝時刻:現代戰爭》(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發售的日子,作為 CoD 係列的勝時最新作,相信許多老玩家已經等到望穿秋水。刻現不過,爭並相較台灣社群反應的不浪內斂,海外論壇的響至鐵粉們倒是對《現代戰爭》到來感到興奮不已,他們甚至不太在意動視暴雪每年都用 CoD 玩年貨這套,今仍隻因為這是年前《現代戰爭》,而且是決代戰的影由當年創造經典的 Infinity Ward 開發團隊負責。

 

說起來,勝時《現代戰爭》確實是刻現一款有歷史來頭的作品,不論好與壞,爭並它的不浪存在與爭議早已在電子遊戲中列入史冊。當年它被譽為經典射擊神作的響至理由,也解釋了為什麼這款同名重啟之作會受到骨灰老鐵粉的如此期待。

 

Img

 

在遊戲還沒上市前,一位老玩家想跟你解釋解釋,為什麼我們正中《現代戰爭》的下懷,而甘願真香。

 

 

從「二戰」到「現代戰爭」

 

我知道,很多在玩免費的火《我要活下去》或《絕地求生 M》的年輕朋友並不熟悉《決勝時刻》係列或者 CoD 過去的響亮名號,更不用提普萊斯是哪號人物,當然更也不會知道明天發售的《決勝時刻:現代戰爭》,其實遊戲名稱就跟 12 年前一模一樣。

 

當然,官方解釋過,這次新作的同名重啟,是因為要重新詮釋「現代戰爭」的定義。

 

 

早期,海外遊戲大廠最知名的戰爭係列射擊遊戲,當屬 EA《榮譽勳章》(Medal of Honor),DICE《戰地風雲》(Battlefield),與動視《決勝時刻》三個招牌。在 2006 年 EA 收購 DICE 後,戰爭射擊遊戲就逐漸變成《戰地風雲》VS《決勝時刻》兩大年貨的市場對決。

 

在 2000 年左右,當時戰爭射擊遊戲的主題多半是以二次世界大戰背景為主,像《榮譽勳章》係列就出了很多,從歐洲戰場一路打到太平洋戰爭。直到 2005 年 DICE 推出《戰地風雲 2》,將時代背景挪到近代時空的「現代戰爭」,故事圍繞在北約與中國之間在哈薩克斯坦發生的虛構戰爭展開,當時遊戲跨平台賣了 300 多萬套。

 

 

而最早《決勝時刻》前 3 代作品也是先從二戰背景開始,隻不過 Infinity Ward 開發團隊更注重以第一人稱視角的表現來說「戰爭的故事」。讓玩家在扮演一位大兵在戰場衝鋒陷陣同時,在 NPC 的即時互動下,透過穿越槍淋彈雨、非死即生的名場景,讓玩家體驗二戰軍人的同袍情誼,也讓遊戲有更好的代入感。

 

緊接著,2007 年動視推出了 CoD 第 4 款作品,由 Infinity Ward 打造的《決勝時刻:現代戰爭》。這款轟動歐美、驚動老外的作品在市場大獲成功,不到一年就賣出超過 1,000 萬套,成功打下《現代戰爭》三部曲與日後 CoD 係列的粉絲基礎。

 

 

 

既被稱為神作,也備受爭議的《現代戰爭》

 

《現代戰爭》時間點就設定在虛構的 2011 年的現代,故事從中東某個國家發生政變,當地反叛軍閥在電視直播中槍斃了中東國家總統開始。

 

同一時間,俄羅斯的極端主義分子在國內煽動進行內戰,而英國空降特勤隊部隊的精英「普萊斯」上尉率隊在白令海的一場任務中突襲一艘可疑貨船,除了發現能製作核武器的裝置外,也透過貨物清單的證據發現,俄羅斯極端民族主義組織與中東反叛軍閥之間相互勾結。

 

由於故事的出發點建構在「後冷戰時期」的美俄關係局勢,並且透過 911 事件美國發動的「反恐戰爭」為發想概念,讓玩家扮演置身於一場第三次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的士兵。

 

 

正確的來說,是許多士兵。隻不過玩家扮演的士兵角色,就像網咖的包台時間一樣,不知不覺,沒有預警,一個熱騰騰的便當就要你下去。這些為了劇情需要而發的便當,直叫鐵粉們為自己喜愛的角色痛心不已,防不勝防。

 

先不論便當飽不飽滿,《現代戰爭》三部曲的單人戰役設計確實相當出色,不僅關卡戰場從中東巷戰、俄羅斯基地、甚至白宮保衛戰,許多畫麵表現都讓玩家體驗到電影般的熱血與激情。

 

 

不過,《現代戰爭》為了追求劇情效果也曾引來爭議。最知名的就是《現代戰爭 2》的一個關卡「No Russian」。

 

在關卡中,玩家扮演一位臥底探員,跟著恐怖份子在莫斯科機場屠殺平民的設計,當時引起全球嘩然討論,讓《現代戰爭 2》受到許多國家的審察,而俄羅斯版本甚至直接移除關卡。

 

Img

 

虛構的「No Russian」關卡引發的道德爭議讓 Infinity Ward 受到政界、宗教界的強烈抨擊,也讓當時歐美社會開始討論電子遊戲是否為玩家帶來不良影響,至今各國依然有對電玩遊戲內容的審查。

 

 

但就算引發爭議,整個《現代戰爭》三部曲的故事依然被遊戲業界與社群評為神作,正是因為它以有限的故事架構描繪了生動的近代國際形勢,透過劇情的隱喻傳達代理戰爭的意識形態。

 

事實上,在 2012 年 Yager Development 開發的《特種戰線》(Spec Ops: The Line)的故事中,便受到了著名英國小說《黑暗之心》與著名反戰電影《現代啟示錄》的啟發,更受到業界的普遍肯定,而開放式的結局至今仍影響許多玩家深刻省思戰爭的定義。

 

 

順便一提,本篇並沒有為《現代戰爭》爆太多雷,畢竟作為一位 MW 老玩家,我依然希望有新玩家能親自體驗過三部曲的劇情。

 

 

戰爭被電子遊戲「浪漫化」了嗎?

 

就結果而言,在《現代戰爭》1 代大賣之後,動視方麵也趁勝追擊,2009 年出了 2 代,2011 年再出 3 代,一代賣得比一代好(角色便當也愈來愈豪華),三部曲至今累積賣出超過 7,000 萬套。

 

不過,時間點來到現今的 2019 年,距離當初 2009 年 2 代問世也過了十個年頭,「No Russian」關卡彷彿宛如怨靈一般,直到現在還纏著《現代戰爭》不放。

 

就在《決勝時刻:現代戰爭》發售前夕,官方宣布該遊戲將不會在俄羅斯地區 PS Store 發售,這部份外媒也獲得索尼互動娛樂證實,但俄羅斯地區的玩家仍可透過 PC 與 Xbox 購買遊戲,目前來說。

 

 

為何索尼俄羅斯官方決定禁止,很可能與這次重啟版《現代戰爭》的背景描述有關。

 

根據動視官方介紹,遊戲中的背景介紹到中東某個虛構國家「Urzikstan」爆發二十年的內戰,導致當地有著「Al-Qatala」恐怖組織與平民反抗軍,而在反抗軍首領「法菈赫」(Farah Amhed Karim)角色中,描述到俄羅斯將領 Roman Barkov 派兵進駐該國,下令不區分恐怖組織與平民反抗軍一律格殺的內容。

 

 

外媒認為,這樣的描述確實對俄羅斯軍隊的形象造成傷害,但索尼官方並未出麵證實,隻不過距離十年前因為「No Russian」同樣牽涉到俄羅斯的描繪,不禁令外界引發聯想揣測。

 

同時,在遊戲發售前夕,海外媒體 GamSpot 披露,2009 年獲頒美國政府的最高軍事榮譽勳章「國會榮譽勳章」退役士兵,達科塔·梅耶(Dakota Meyer),在 Joe Rogan 經驗談電台時談到了電子遊戲將戰爭的描述「浪漫化」是不健康的。

 

「這種痛苦,已被現代的人們普及化,進而變成一種娛樂。」梅耶受訪時表示:「有關戰爭的電子遊戲... 戰爭現在都被浪漫化了。它在浪漫化的演變下成為一種很酷的影像... 我聽過別人說,我隻想把門踹開,朝人的臉上開槍。嗯,我想你們大概從來都沒真正做過這種事。這些事令我晚上都睡不著覺,但我們卻讓孩子們玩這類的電子遊戲。這就像是,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將這種事人性化的。」

 

梅耶繼續說道:「奪走另一個人的生命,沒有什麼好酷的。當你在玩遊戲時,感覺就像〝哇,我殺了好多人〞,這些孩子隻是看著螢幕,一遍又一遍,當畫麵愈生動,我們對另一個人的痛苦就愈感麻木。」

 

 

Joe Rogan Experience #1363 - DAKOTA MEYER

 

不論是現實參與戰爭,亦或是透過其他媒介瞭解戰爭,我們都同樣付出了相應的代價,認知到現實與人性那不完美的全貌。至於是否值不值得,這個主觀問題,會有每個人不同的主觀答案。達科塔·梅耶在阿富汗付出了強烈且深刻的代價。

 

是的,戰爭的本質是殘酷的,因為它反映了歷史中的人性。不過,網友確實沒必要過度反應達科塔·梅耶的觀點,因為我們都清楚,絕大部份的玩家並不會把遊戲與現實混為一談。就像是你玩了《阿卡漢蝙蝠俠》或《漫威蜘蛛人》,你不會期待在街道上抬頭就能看到一個穿蝙蝠裝或紅色緊身衣的人飛過去。

 

 

畢竟,電子遊戲在近代的討論中屬於多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一,不可否認,遊戲中的背景故事構成是有動機的,其目的要使玩家產生代入感,要玩家去思考角色的處境,去判斷沒有是非對錯的現實與人生。

 

至少,我們在「No Russian」關卡中,一點都感受不到何謂的「浪漫」,或是「娛樂」,反而有著強烈的道德反思。

 

這類的作品不是隻有在遊戲,過去許多經典的戰爭電影或小說,也都同樣對價值觀、體製、人性與道德作出檢討。至於戰爭是否被電子遊戲「浪漫化」的爭議,或許焦點不在於感受層麵與否,而是在於故事本質想傳達的意義,以及反映人的麵貌。

 

 

過去的《現代戰爭》三部曲,呈現出一個陰暗、彈痕累累的虛構世界。在這裡,錯誤的決策可以用強大的火力來扭轉,玩家能單純地用子彈,向強權與敵人剖出真相。在某個追求自由民主的混亂國家,能靠一位死不了的突擊隊員來扭轉戰局,而身為主角的你,在故事裡願意不計一切代價,拯救世界。

 

遊戲劇情中,驅使玩家在扳機與動機之間,摸索道德與正義的邊界,也讓社會媒體開始認知,遊戲也和小說、戲劇或電影這類藝術表現一樣,能為玩家帶來多種觀點的省思。

 

 

 

結語

 

既然神作《現代戰爭》三部曲如此經典,那為什麼不重製就好呢?其實有,隻不過當時動視將《現代戰爭》一部曲的重製包在了 2016 年《決勝時刻:無限戰爭》的限定同捆發售,然後遭到海外社群撻伐… 直到隔年才單獨拆開販售,隻不過價格有點貴就是了。

 

回過頭來,時隔多年 Infinity Ward 重啟《現代戰爭》,用全新的劇情與框架,冀望能再次帶給新舊玩家瞭解「現代戰爭」的模樣。當然,對鐵粉來說,能再一次看到那誰都殺不死的男人普萊斯回歸,就算時空背景設定完全是平行世界也好,還是有一種見到老朋友的熟悉感覺。

 

Img

 

光就這一點,確實有一點「被浪漫化」的設計,但就像前麵所說的一樣,就如同電影或小說,遊戲故事往往都會稍微戲劇化一點,況且玩射擊遊戲並不意味著玩家歌頌戰爭。我們不會因為玩了「No Russian」,就變成恐怖份子。

 

無論如何,比起近兩年的《二戰》或《黑色行動 4》,毫無疑問《現代戰爭》是 Infinity Ward 的野心與全新嘗試,多人連線玩法也是不少老玩家的最愛,素來講求快節奏、多技能發展、近距離搏火戰術運用的 CoD,這次特別加入 50 vs 50「Ground War」來考驗玩家的戰術… 以及伺服器的連線。

 

至於新劇情還有沒有 12 年前那麼厲害,就等遊戲到時上市見真章了。由 Infinity Ward 開發的《決勝時刻:現代戰爭》新作將於 10 月 25 日在 PS4、Xbox One、PC Battle.net 正式發售。

 

随机为您推荐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十年前的《決勝時刻:現代戰爭》並不「浪漫」,「No Russian」的影響至今仍在,詭秘莫測網   sitema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