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歧視黑人和奧斯卡太白的封帝“爭議聲”中,奧斯卡的墨西頒獎典禮還是在黑人主持對黑人的調侃之下如約而至。最終《荒野獵人》的哥导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裏圖實現最佳導演的連莊,成為繼約翰·福特(《憤怒的演冈葡萄》、《青山翠穀》)、萨雷斯连約瑟夫·曼凱維奇(《三妻豔史》、小李《彗星美人》)之後,卡终第三位連莊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封帝電影人。而伊納裏圖作為墨西哥導演,墨西能夠繼《鳥人》後蟬聯最佳導演,哥导更顯珍貴。演冈
最佳影片,萨雷斯连頗有些“政治正確”的小李色彩。因為獲獎影片是講述新聞工作者勇於挑戰黑暗宗教勢力的《聚焦》。站在電影的角度上,《聚焦》這部電影結構工整、無過無失,雖然在人物塑造上有些片麵,但是好在影片的情節扣人心弦,而且節奏感極佳,所以並沒有令人產生厭惡和難以觀影的感受。退一步說,雖然《聚焦》在電影的角度上表現一般,但是影片所揭露的社會問題卻非常重要。那就是在麵對一個強大到無法戰勝的敵人的時候,具有社會責任感和社會義務的普通人,要怎麽去做,是麵對勢力低頭,還是按照自己內心的道德感去做出令人無悔的選擇?也正是因為這種社會和道義上的意義,影片拿到最佳影片獎,是一個“政治正確”的結果。
而一直以“喜劇梗”的方式出現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和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之間的恩恩怨怨,在今年也有了了結。“小李”最終憑借著在《荒野獵人》中的表演拿到了這個他夢寐以求的獎項。今後,小李和奧斯卡之間的“梗”可以平息了。雖然“小李”算是占了“奧斯卡小年”的便宜,頗有些勝之不武,但是圓夢並不以一定是要以“硬仗”和“漂亮仗”為代價。小李在後台表示:“我小時候住在東洛杉磯,放學之後我爸媽就帶著我去各種劇組試鏡,所以電影是我人生的一部分。”就如同伊納裏圖的最佳導演聯莊,《荒野獵人》隻能說是一部各方麵都很平庸的影片。該片的獲獎,更加證明了今年奧斯卡的無趣。很多人喜歡用大年和小年來說奧斯卡的水準。而今年的奧斯卡,更是“小年中的小年”。《泰坦尼克》和《指環王3》橫掃奧斯卡,可以說是“平庸”,但是《戀愛中的莎士比亞》和《荒野獵人》的獲獎,隻能說明這一年好萊塢電影的“差勁”。甚至連毫無建樹的《卡蘿爾》的攝影師愛德華·拉奇曼都能獲得提名,這足以說明問題了。
劇本類的獎項,給了兩部從現實生活改編而來的影片。獲得最佳原創劇本的是,是講述新聞工作者和宗教勢力相抗爭的《聚焦》。影片結構清晰,故事勾勒明確,所有的角色都有著相應的特點。最關鍵的是,在劇本中,喬什·辛格和湯姆·麥卡錫並沒有對做出“宏偉事業”的新聞工作者歌功頌德,隻是很簡單地描繪了他們的工作而已。在頒獎中,舞台上出了一點小狀況(舞台上的燈掉下來了)麥卡錫說:“這個燈是天主教派來殺我們的!(笑)我們拍《聚焦》是來自心中的社會責任感,從來沒有想過拿奧斯卡。”而拿到最佳改編劇本的《大空頭》則是把目光放在了次貸危機之上。將一個極其複雜的經濟問題,轉變的所有人都能理解。尤其是影片中角色自問自答以及讓明星來簡化經濟問題的闡釋和解讀,充滿了調侃和諷刺的意味。其實,《大空頭》的獲獎,說明了一點,那就是未來的編劇類獎項,會有著這種把複雜視覺化的趨勢。
表演類獎項方麵,最佳女主角給了《房間》的主演布麗·拉爾森。在影片,她扮演了一個可憐的母親,隻能在一個房間裏撫養自己的孩子。拉爾森紮實的演技和極富感染力的情感表現令人印象深刻。她此次擊敗凱特·布蘭切特、夏洛特·蘭普林、西爾莎·羅南等熱門人選以年度黑馬之勢拿下影後桂冠。最佳女配角給了《丹麥女孩》中的艾麗西亞·維坎德。她是戰勝了包括凱特·溫斯萊特和魯尼·瑪拉在內的強勁對手才拿到這個獎項的。在《丹麥女孩》中,維坎德塑造了一個處在糾葛之中的女性形象。一方麵自己的繪畫事業迎來了突破,另一方麵,她深愛的丈夫是個性無能,而且還是一個異裝癖和同性戀。最終,她走上了支持丈夫變性的道路。而當丈夫變性完成,她也就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家庭。維坎德把這個角色塑造得入木三分,異常傳神。在後台,維坎德說:“我小時候會半夜兩點爬起來看奧斯卡,我和我媽媽都無法想象今天拿到一座小金人。”最佳男配角給了《間諜之橋》中的馬克·裏朗斯。在影片中,他所扮演的角色魯道夫·阿貝爾,是一個俄國間諜。雖然出場時間不多,而且多數鏡頭都在室內,台詞也很簡單。但是他的肢體語言和表情卻很好地傳達了一個被俘間諜的困頓和無奈。對於這一切,他似乎早已做好了準備。這種淡定和無所謂的刻畫,為他拿到了最佳男配角的獎杯。在後台,裏朗斯調侃稱:“馬克·魯法洛(綠巨人)在紅毯上跟我說,當頒獎人說“馬克”的時候,肯定會停下來,會有人去恭喜他。然後當大家聽到我的名字的時候,他的夢碎了。”
技術類獎項上,最佳攝影獎交到了艾曼努爾·盧貝茲基的手上,這是這位來自墨西哥的攝影師的三連冠,算是開創了一個時代。他說:“娛樂新聞記者們把奧斯卡變成了一種競爭,其實這個獎就不是一個比賽,我覺得是大家展示最佳作品和感謝幕後工作者的機會。”嚴格意義上來說,《荒野獵人》的攝影對於盧貝茲基來說,並沒有什麽難度,長鏡頭、大光圈、深焦、手持,這些元素都是他的暢通元素。隻不過,對手太弱,而且他對於攝影技術性的控製,也的確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最佳剪輯獎,給了《瘋狂的麥克斯》。雖然在這個CGI的時代,但是《瘋狂的麥克斯》卻采用實拍的手法,所以好評不少。影片節奏感極強,配合以重金屬音樂的剪輯充滿了動感。所以拿到最佳剪輯獎,也並不算是“意料之外”。而在其他方麵,《瘋狂的麥克斯》也是一路絕塵,接連拿到了最佳藝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音效剪輯、最佳混音和最佳化妝&發型設計。最佳視覺效果則是頒發給了《機械姬》。該片擊敗了大熱門《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和包攬今年美國視覺效果工會四項大獎的《星戰7》。
最佳動畫,可以說是毫無懸念地頒發給了《頭腦特工隊》。雖然提名影片中的《失常》比《頭腦特工隊》更加深入地探索了動畫片的表現形式和表現深度,但是影片太過於成人向,而且主體令人難以接受,所以在既歡快又深刻,而且技術表現手段上無懈可擊的《頭腦特工隊》麵前敗下了陣來。雖然沒有獲獎,但是在影迷的心中,《失常》還是會占有相當重要的分量。最佳外語片,也是如同整個頒獎季的走勢一樣,來自匈牙利的《索爾之子》笑到了最後。影片充滿了荒誕、反諷和超現實的味道。在一種超現實主義和現實主義的混搭中,拉斯洛·傑萊斯用自己的處女作完成了對集中營和二戰史的“另類書寫”。紀錄片獎項,頒發給了音樂人題材的紀錄片《艾米》。影片剛拿下國製片人工會最佳紀錄片獎,最終問鼎奧斯卡也幾乎沒有懸念。《艾米》紀錄了6座格萊美獎獲得者艾米·懷恩豪斯短暫的藝術人生,用家庭錄像、演唱會及新聞等素材譜出一曲悲歌。這也是英國導演阿斯弗·卡帕迪爾首次提名奧斯卡,首次獲獎。
無論如何,奧斯卡已經走到了88屆,是固步自封還是開滿來辦,抑或是銳意進取,其實都不能成為人們關注奧斯卡的理由。因為奧斯卡所選取的,隻是最符合當下評委審美口味的影片,佳作落選,平庸之輩成為座上賓,在奧斯卡的舞台上並不罕見。所以,這隻是一場“娛樂至死”的大秀而已。無論多少影迷在電視機邊翹首以待,奧斯卡總是那樣一副“官方”和“學院”和“政治正確”的麵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