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票要叫號了,天电電影院也賣站票了……馬年春節剛開始,影市電影院裏就比春運的场显火車站還熱鬧了。在《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與《爸爸去哪兒》的尴尬雙核驅動下,大年初一全國就狂收2.5億票房,票房創下國內單日票房紀錄,电影初二再收近2.08億元,质量讓冷清了幾個月的无关賀歲檔呈現井噴狀態。但是天电,《大鬧天宮》被指“特效坑,影市劇情渣”,场显與電視節目無異的尴尬《爸爸去哪兒》甚至根本不能叫作電影。正如網友所指出的票房:“《大鬧天宮》賣座,證明票房高與電影質量無關;《爸爸去哪兒》賣座,电影證明票房高甚至與電影圈都無關。质量” 喜大普奔 破的紀錄數都數不清 “排隊購票的人太多,電影院開始叫號了,我排在1974號,前麵有144人在等候”。“大慶的影院上凳子了,外地有影院開始限購了”。“今日票已售罄,現在排隊的隻能買到明天的票了”。大年初一,各地影院紛紛傳來類似消息,電影市場經過了一整個賀歲檔的寒冬後,終於在春節檔迎來“開門紅”。 數字更能說明市場的火爆程度。大年初一,全國總票房收入2.5億元,打破了去年情人節創下的2.05億元全國單日總票房紀錄。大年初二,全國再收2.05億元,連續兩天單日票房過兩億元,成為中國影市頭一次。而就在去年,電影市場還在為連續5天單日過億而歡呼。就在不久前,賀歲檔的全國總票房還在單日3000萬元上下掙紮。 在火爆、井噴已不足以形容的成績中,《大鬧天宮》與《爸爸去哪兒》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兩部影片均在大年初一上映,《大鬧天宮》首日創收1.24億元,次日再次逼近億元,刷新華語3D電影首日票房紀錄,成為史上最快突破1億、最快突破2億,連續兩天單天破億的唯一華語電影。《爸爸去哪兒》首日票房超9000萬元,次日再進賬8000萬元,打破華語2D電影單日票房紀錄。 口水橫飛 票房與電影質量無關? 票房數字一路飆升,電影評分卻直線下降。自《大鬧天宮》試映起,口碑就一直處於兩極分化的狀態。一邊是各路業內人士、影評人在微博中狂發所謂的“華語電影工業的頂級展示”,一邊是媒體人士集體吐槽“5億拍出了山寨電視劇的即視感”。 如果說媒體、業內人士、影評人等提前觀影者還隻是一小撮群眾的話,影片上映後,口水更是滿天飛了。本報“審片室”的多位審片員在觀影後給出了如下評價:在劇情改編方麵,雖然對原著顛覆很大,有些細節也邏輯不通,但總體來說還能接受。可在片方大力宣傳的特效方麵,審片員毫不客氣地評價道:“如果它真的花了5億元,我隻能說花的都是冤枉錢。”“特效跟網遊的水平差不多。”“孫悟空的毛號稱花了幾十萬,做了多少個小時,結果讓我無力吐槽。”“電影開場時,我明顯看到了畫麵上還留有摳圖的痕跡。”“特戲大場麵很多,但細節不到位,模糊看不清。” 一邊是票房破紀錄,一邊是口碑不及格,有網友總結道:“《大鬧天宮》賣座,證明票房高與電影質量無關。” 無比尷尬 票房甚至與電影無關? 《大鬧天宮》的爭議無論多激烈,至少還停留在電影領域內。更何況,在經曆了《富春山居圖》的差評營銷,《小時代》的三觀大討論後,中國電影觀眾已是久經考驗,《大鬧天宮》的現狀已不算太出人意料。 但在對《爸爸去哪兒》的討論上,電影界簡直尷尬至極,因為這部春節檔上座率最高,場均觀影人數最高的影片,甚至不能稱其為電影。而圍繞它的討論,甚至已經上升到了“什麽是電影”的哲思高度。 湖南衛視總監張華立在微博中稱:“電影,作為一種最早的長視頻,來到了重新定義的時刻。都是變化的終端惹的禍,這一切隻是開始。”這一席話讓電影圈很不是滋味兒,卻又不得不承認電視終端的影響力,電影界對此的討論顯得就尤為糾結。 影評人“暗夜騎士”的話顯得痛心疾首:“電影市場居然要靠一個電視節目來喂飽,這說明中國電影工業本身已經差到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了。”影評人“碟中諜”則相對冷靜:“反電影的電視手法創造出國內單日2D票房紀錄,別說中國電影市場的規律和法則如何如何,隻能說存在就是合理的,至少它創造了驅動電視觀眾流向影院的生產力,後續持久與否還有待觀望和檢驗。” 也有電影人樂觀指出,2013年出現了兩檔由電視真人秀延伸而來的電影,《爸爸去哪兒》打破票房紀錄,《中國好聲音》的大電影則票房慘淡,這說明前者隻是偶然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