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國好聲音》啞火 揭綜藝節目的電影化之路

发表于 2025-01-08 04:51:01 来源:詭秘莫測網
《中國好聲音》啞火 揭綜藝節目的電影化之路(圖1)
《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票房慘敗
    “中國好聲音”電影版最近上映了,你知道嗎?轉椅子大火的好声火揭“好聲音”這次“轉型”著實有些黯淡失色。在“中影數字”官網上,音哑影化《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放映檔期是节目2013年12月27日至2014年1月26日,但它連首周末都沒挺過,中国综艺之路就淹沒於平淡無奇的好声火揭賀歲檔大潮中。其總策劃金磊曾喊出票房“破10億”,音哑影化但影片最終內地票房僅停留在不到300萬人民幣(下同)關口。节目

    另一廂,中国综艺之路電視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也拍成了電影,好声火揭檔期瞄準2014年1月31日(大年初一)。音哑影化眼下,节目電視綜藝節目頻頻加入影市淘金熱潮,中国综艺之路它們是好声火揭否能延續熒屏上的熱度?想讓觀眾喜歡,單純用“複製粘貼”的音哑影化創作模式是否可行呢?

    影片《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脫胎於已走到第二季的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音樂題材,以校園生活為背景。隻是被搬上大銀幕之後,這個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選秀節目不再是“中國好生意”,落得慘淡收場的局麵。

導演不熟,製作周期比微電影還短

    據了解,《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對外宣稱投資成本在3000萬左右,於2013年10月10日在海南開機,12月27日上映。這也意味著,開機拍攝、後期製作、過審上映,一套流程走完,僅花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而從主創陣容來看,主演吳莫愁、李代沫、張瑋、丁丁等,都是由《中國好聲音》“生產”出來的。相比之下,導演蔡於位和操刀劇本的史益鑫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都比較陌生。

    這樣一個團隊打造出的影片,最終在豆瓣電影網和時光網上出現了2.3與1.1這樣的評分。看過影片的觀眾大倒苦水,網友“MR.prince”吐槽稱:“這部影片來我學校開機的時候,我的微電影作業剛剛開始製作。現在我作業還沒剪完,它卻先上映了”。網友“空空的天空”則表示:“這部電影把那些在‘好聲音’舞台上光芒四射的魅力給滅得一丁點都沒有了。”

為什麽賣不動?沒觀眾沒口碑,不符合市場規律

    除了已經擁有固定粉絲群的吳莫愁、李代沫、張瑋等,去年娛樂圈話題人物汪峰也在片中客串,按理說影片不缺觀眾群和噱頭,但記者從本土數家影院得到的反饋是:該片從首映日開始到上映第二日,連續數場電影票一張都未賣出,為了吸引觀眾,片方還準備了奶茶隨票免費贈送,即便如此也是無人問津。如此清冷,影院也隻能排映動畫片《青蛙王國》,進口片《奧林匹斯的陷落》和小清新的《等風來》,這些影片至少有各自觀眾群。

    聊及這部影片難以受到大眾青睞的原因,本土某影城市場部負責人馬小姐認為,這一類音樂題材的影片不太會被觀眾選擇,總覺得在家看也是一樣,沒必要去影院花錢,另外片子沒有大腕加盟,上映前也鮮有宣傳,如果不是“好聲音”的粉絲,估計很少有聽說過這部影片的。

    一名電影發行人士何小姐坦言,該片票房失利,很大部分原因就在於電視和電影受眾群是不一樣的。據她了解,本片在長沙上映兩天,票房累計才不過千元,單場上座率好一點的才四五個觀眾,“這部片子的誕生是不太符合市場規律的,它的製作不精致,很明顯就是一種圈錢行為。很簡單的一個道理,主創號召力偏弱,粉絲又不給力,沒觀眾、沒口碑,自然很快就被市場淘汰了。”何小姐說。

《中國好聲音》啞火 揭綜藝節目的電影化之路(圖2)
《爸爸去哪兒》僅7天就完成了整部電影的拍攝
電影化是趨勢,但並非所有節目都適合

    綜藝節目翻拍影視劇由來已久,當年就出過“超級女聲”電視劇以及電影《樂火男孩》,但觀眾接受度其實並不高。如今除了《中國好聲音之為你轉身》,《爸爸去哪兒》電影版也進入審片階段,相比金磊的票房“豪言”,《爸爸去哪兒》宣傳方相關人士趙暉顯得樂觀而謹慎:“綜藝節目電影化已經成為了未來的趨勢,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綜藝節目都適合。”

有粉絲基礎,內容與節目有關聯

    在趙暉看來,擁有廣泛群眾基礎的《爸爸去哪兒》是絕對適合拍成電影、且不會慘淡收場的特例,“綜藝節目電影化想要取得好的票房和成績,要符合一定的條件。首先看節目的群眾基礎,這分為觀眾基礎和粉絲基礎。觀眾或許隻會在家裏觀看電視節目,不一定會花錢走進影院,但粉絲卻是願意為偶像買單的”。其次,趙暉認為,電影版是否會引起大的反響,還跟電影是否與電視節目有聯係相關,“如果是單純做一個新的故事和劇情,脫離節目本身,那電影對於粉絲的吸引力會大打折扣。如果與節目有一定的關聯,反而會引起眾多粉絲的共鳴”。也因此,對於外界認為的電影是節目的升級版,趙暉並未否認,“電影跟節目一樣,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真人秀路線”。

不需要按劇本背台詞,時間自然短

    與一般電影製作周期不同,《爸爸去哪兒》僅7天就完成了整部電影的拍攝,這也使得外界對影片的質量存疑。趙暉說,“這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電影,它不需要按照劇本去套,我們現場23台攝像機紀錄的都是爸爸和孩子們的真實反應,這就減少了很多記台詞的時間。而通過電視節目的拍攝,演員們已經練就了很好的默契,不需要磨合,從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拍攝時間。而從電影內容上來說,我們是從幾千個小時素材中挑出精華部分組成了這部電影,是適合全家一起觀看的”。

    前車之鑒擺在眼前,對於票房難道就沒有一點擔憂?對此,趙暉表示,“如果單純地以收視率來預算票房的話,是不準確的。對於票房我很樂觀,但要我說一個具體的數字很難。我隻能說,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爸爸去哪兒》並沒有競爭對手”。

【觀點】

模式有創新,但很容易走入誤區

    在影評人譚飛看來,熱門綜藝節目翻拍成電影,“不管之前節目做得多好,收視多高,電影還是跟質量有關”。譚飛表示,盡管綜藝節目都擁有一定的群眾基礎,但電視是免費的行為,而電影是付費的行為,“喜歡看節目的人,不一定會為了電影而買單”。

    譚飛介紹說,綜藝節目電影化是一種“模式”,在國外已經存在很久,但在國內成功的不多,“綜藝節目電影更多的是作為電視節目的一種衍生品存在,電影性就相對少了一些”。在他看來,這種模式並非不好,“起碼可以讓中國的電影多一些新的變化和創新”,但很容易走入一個誤區,“就是電影在製作的過程中太過於依賴原有的電視節目,想著節目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群眾基礎、粉絲願意買單、熱度和人氣都在,就貿然行事,卻沒有遵循電影的製作規律”。
随机为您推荐
版权声明:本站资源均来自互联网,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中國好聲音》啞火 揭綜藝節目的電影化之路,詭秘莫測網   sitemap

回顶部